科技焦点网

《流浪地球》之后,中国科幻产业该何去何从

2020-11-11 15:17   来源: 互联网

在刚刚结束的2020年中国科幻大会上,徘徊地球的热潮仍在继续。这部科幻电影于2019年年初上映,票房高达46.88亿元,将中国的科幻产业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据会议期间发布的"2020年中国科幻工业报告",2019年中国科幻小说产业总值、科幻片阅读市场总值和周边产品市场总值均有显著增长,在不同程度上得益于"漂泊地球"的普及。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漫游地球"掀起的科幻热潮逐渐沉寂,科幻小说产业暂时没有新的爆炸点。大家都担心"漂泊的地球"的光辉能否超越?中国科幻产业的前进方向是什么?


让科技创新激发科幻小说的想象力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脑-计算机界面、深空探索。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幻小说与现实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有人担心科幻小说作家们写的科幻小说已经不再是科幻小说了,因为科学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科技对科幻小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科幻作家清晨对"科技日报"说,第一台可编程计算机、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等,20世纪中叶人类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科幻小说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但她也强调:"科幻作家并不害怕先进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理论层出不穷,科幻小说的领域将永无止境。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峰认为,科幻作家确实需要"越界"来理解科学进步、尖端技术、前沿问题,并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


但是,除了追求科技之外,科幻作家还需要站在更高的视野上去思考科幻小说的核心和本质,思考科幻小说的安全之处。"冯燕说,科技创新的"快速前进"对于科幻作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激发科幻作家的灵感、想象力和创新,另一方面也会给科幻作家带来一种危机感。面对"更多科幻小说"的技术发展,科幻作家应进一步发展想象力,满足当今读者的期望。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古代脊椎动物与古代人文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林从小就是影迷。他建议,如果影视创作者有机会走上科研前沿,他们应该去看能激发创造性灵感、增强科学认知和体验科学精神的场景、人物和发现。


在中国发展科学小说语境


新科幻小说在东方的传播,反映了后"漂泊大地"时代中国科幻小说的寄予厚望。


三位一体"和"漂泊世界"的高度在短期内很难超越,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在未来无法超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任李灵吉说,"如果中国元素能更好地融入科幻小说和极端想象,那么未来影响世界的作品的出现仍是可以预料的。


从主题、风格和流派的角度来看,我们期待着一种中国科幻小说。"颜峰说,确立"中国科幻小说"的价值和创意,而不是模仿和效仿。在参加了第二届科幻电影电视风投协会的最后路演后,严峰深深地感到:"我注意到了许多家庭关系,比如家庭如何与人工智能(AI)相伴。这种中国文学传统被映射到科幻小说,并与科技结合。


他认为,遵循中国科学创新、技术哲学、社会心理学等道路,中国科幻小说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焰承认,我们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科幻作品内容上没有很大不同,我们也关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变化。"但我们需要一些很有特色的作品来展示不同的作品,这是科幻小说创新的精髓。


电影导演兼编剧郭帆强调,中国的科幻土壤仍然需要更多的核心科幻作品来培育、发展中国的"科幻语境","形成良好的生态之后,科幻小说就会繁荣起来。


科幻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片研究基地主任王金康说,科幻小说与国家发展,特别是科技发展有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只有当社会达到足够的发展水平和足够的科技土壤时,才能带来足够的科幻读者和科幻作家,成为科幻小说中最精彩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世界科幻中心和分中心向中国转移是不可避免的。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科技焦点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